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Logo

:::
舊鐵塔包新鐵塔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點擊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podcast
內容大綱

國際能源總署 (IEA) 在今年6月發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投資報告》(World Energy Investment Report)指出,儘管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2025年全球能源部門的投資仍將持續成長。這份報告深入分析了過去十年的能源投資走勢,並對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相關預測。

本期節目就此份報告的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第一、    儘管經濟不確定,能源投資仍持續成長
第二、    「電氣時代」到來,電力投資將超過化石燃料投資
第三、    電網投資尚未跟上電源投資的步伐

詳細內容

各位收聽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朋友,大家好!國際能源總署IEA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今年6月發布的世界能源投資報告(World Energy Investment Report)中指出,儘管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2025年全球能源部門的投資仍將持續成長,預計到 2025 年底,生產電力的投資金額,將比供應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投資費用總量高出約 50%。

本期就這份報告重點內容與大家分享:
第一、    儘管經濟不確定,能源投資仍持續成長
IEA 第十版《世界能源投資報告》指出,2025年能源產業的資本流入預計將增至3.3兆美元,較2024年實際成長2%。其中,約2.2兆美元將投入再生能源、核能、電網、儲能、低碳燃料、能源效率和電氣化等領域,這筆金額是投資於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合計1.1兆美元)的兩倍。儘管經濟和貿易前景存在不確定性,部分投資者對新能源專案持觀望態度,但全球對能源專案的投資並未見趨緩態勢。
過去五年,能源轉型投資費用快速成長,這不僅受到氣候政策的影響,更主要受到疫情後復甦方案,以及各種經濟、技術、工業和能源安全考量的推動。新增的投資費用中,約70%來自化石燃料淨進口國。其中,中國為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進口的依賴並在新技術領域發揮領導作用,投入了大量資源。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導致天然氣管線輸送量減少後,歐洲積極增加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提升方面的投資。同時,印度對太陽光電的投資費用也有顯著回升。此外,另外20%的投資成長來自美國,其目的部分是為挑戰中國在新興潔淨技術供應鏈中的地位。
為達成碳排放量減少的目標,各國在低碳能源的發展上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在太陽光電的帶動下,潔淨能源的投資費用在過去五年成長了一倍。預計到2025年底,無論是公用事業規模還是太陽能屋頂的投資,都將達到4,500億美元,使其成為全世界投資金額清單中最大投資項目。全球電力部門儲能電池的支出預計在今年達到660億美元。某些關鍵潔淨技術的成本已恢復強勁下降趨勢,IEA的潔淨能源設備價格指數在2024年初創歷史新低,比十年前下降了60%。在許多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進口太陽能面板通常搭配電池,以極低的成本進入市場,這已成為供應商在競爭激烈市場中持續推動能源投資的重要驅動力。

第二、    「電氣時代」到來,電力投資將超過化石燃料投資
能源投資趨勢正受到「電氣時代」的到來,以及運輸工具電動化、人工智慧 (AI)及設立數據中心等對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影響。十年前,化石燃料供應的投資比發電、電網和儲能的投資高出30%。然而,今日情況已截然不同,預計到2025年底,生產電力的投資金額將達到1.5兆美元,比供應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總投資費用高出約50%。電氣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世界的能源投資趨勢,也扭轉了過去主要投資化石燃料及天然氣的局面。各國正積極投資於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核能、電池和電動車等領域,這也影響著各國能源投資的走勢和發展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核能投資正在復甦,過去五年增長了50%,新建核電廠和更新的支出預計將超過700億美元。
報告指出,在電力發展投資中,中國是全球貢獻最大的國家。IEA執行長比羅爾 (Fatih Birol) 表示,早在IEA於2016年發布首版《世界能源投資報告》時,2015年中國的能源投資就已略高於美國,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資國,其能源支出是歐盟的兩倍,幾乎相當於歐盟和美國的能源投資總和。過去十年來,中國在全球潔淨能源投資中的占比已從四分之一上升到接近三分之一,這受惠於其在太陽能、風能、水力發電、核能、電池和電動車等領域的戰略投資。
此外,美國在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方面的支出在過去十年幾乎翻倍,但隨著支持性政策的縮減,預計將趨於平穩。另終端用電氣化和其他效率提升的投資在強勁的電動汽車銷售、建築翻新和工業流程電氣化推動下,需求端投資預計在2025年達到約8,000億美元。

第三、電網投資尚未跟上電源投資的步伐
電網投資未能跟上電力需求和再生能源部署的增長步伐。2024年全球電網投資達到3,900億美元的新高,預計到2025年底將首次超過4,000億美元,比十年前高出20%。然而,2016年每投資1美元於新增發電容量,電網投資約為0.60美元;今日,儘管再生能源成本下降,變壓器和電纜成本逐年上升,電網投資卻降低至0.4美元。
由於電網投資不足和取得許可的延誤,2024年全球有高達1,650 GW的太陽光電和風電等待併入電網。隨著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的持續增長,以及數據應用與管理需求日益增加,利用數位科技及人工智慧提高現有電網的效率已成為重要關鍵。此外,各國也正透過各種激勵措施來提高電網效率及電網品質,及減少線路損失。
再者,近年來建築和工業領域對能源效率提升的投資表現優於預期,但目前仍面臨的問題是,這些投資在可行的商業模式中,是否能快速降低對政府長期公共補貼的依賴。例如,在歐洲,由於近期天然氣價格下降以及缺乏明確的電價補貼政策訊息,市場上使用電力熱泵的銷售量已呈現緩慢減少的趨勢。此情況顯示「提升能源效率」的投資未來仍持續需要依賴政府的補貼政策。


    綜合以上報告,我們可以發現,儘管全球經濟成長存在不確定性,能源投資仍在持續成長,電氣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世界能源投資趨勢,其中中國在各國投資者中的貢獻度最高,將影響各地區能源投資發展的走向,需要持續密切關注。
以上是本週世界電力新聞週報的整理報導,國際上電力的大小事,我們會持續密切關注並且跟大家分享,若喜歡我們的頻道,歡迎與好朋友分享喔!我們下次再會!

台灣電力APP_2407.png